工商百科
稅務機關將掌握個人境外收入 避稅天堂或將不復存在
發布時間 : 2022-01-13 06:48:26
窮人通過割肉來交稅,而富人卻用花里胡哨的方式避稅,這一點長期以來飽受詬病。然而,從現在開始,隱藏富人巨額財富的避稅天堂很可能不復存在。
本月以來,中國首次與一些國家交換了CRS(海外金融賬戶通用報告準則)信息。中國稅務機關會知道個人的海外收入。一旦被列為高風險納稅人,他們將不得不繳納大量的個人所得稅,同時面臨巨大的不明資金來源。
此外,修訂后的個人所得稅法首次確立了反避稅條款,這將為中國稅務機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總之,隨著中國反國際避稅網絡的正式開通,隱形富豪將無處藏身。
CRS+反避稅條款海外逃稅的富人瑟瑟發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的信息,從本月(2018年9月)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將首次與多個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交換信息。
這種信息交換是金融賬戶中涉稅信息的自動交換。為打擊海外賬戶避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2014年G20布里斯班峰會上正式發布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
有一個重要的協議叫做共同報告標準,簡稱CRS。簡單來說,就是各國政府互相合作,互相通報本國公民的財產信息,共同打擊納稅人利用不透明的跨國信息逃稅洗錢的標準。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9月,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盧森堡等避稅地就已經進行了首次信息交流。截至2018年8月7日,已有103個國家(地區)簽署了《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多邊主管當局協議》。
在中國,按照之前的計劃,中國mainland China、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都在今年9月完成了與其他CRS參與國的首次信息交流,包括新加坡、巴哈馬、巴林& hellip& hellip,共有47個國家和地區。
這意味著中國稅務機關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輕松了解和掌握中國稅收居民的境外資產收入信息。
具體而言,對于在其他國家或地區金融機構有賬戶的中國稅收居民,只要財富所在國家(地區)簽署了互換協議,居民的個人信息和賬戶收入將由財富所在國家的金融機構收集并上報該國政府相關部門,該國政府將與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交換信息。這種交流每年進行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備受關注的修訂后的個人所得稅法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首次出臺的反避稅條款,也意味著加強對高凈值個人的征收管理。
普華永道中國私人客戶服務中心執行合伙人王磊表示,隨著CRS(海外金融賬戶共同申報標準)的實施,個人稅收層面的反避稅立法已變得刻不容緩。
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個人A通過BVI(避稅天堂維爾京群島)空空殼公司進行海外投資。只要BVI公司的利潤不分配給個人股東,在現行稅法下,個人A無需納稅;根據反避稅條款,中國稅務機關可以對BVI公司作為個人以受控關聯公司名義直接獲得的無商業實質的利潤征稅。
隨著CRS的不斷實施,以及新稅法中反避稅條款的加持,熱衷于在避稅天堂開戶、偷偷藏錢的有錢人,或者參與洗錢、偷稅漏稅的人,凡是不遵守規定的,都會有大麻煩。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大量中國賬戶已被凍結
早在一個多月前,外媒就發布了重要消息。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主要商業銀行凍結了數千個賬戶,并要求確認賬戶持有人是否屬于外國納稅人,這也涉及大量中國居民。
澳大利亞國有企業凱維銀行發言人表示,該行在5月底向約3000名客戶發函,并給客戶14天時間補充所需的海外稅務信息。
澳大利亞最大的銀行ANZ表示,該行在一周內凍結了約200名客戶的賬戶,并將按照稅法要求,繼續每周凍結這些賬戶。西太平洋銀行和BNZ也做出了同樣的回應。
事實上,早在6月初,新西蘭媒體就宣布,如果不提供外國稅務信息,新西蘭銀行將凍結你的賬戶。從7月1日起,未按銀行規定補足境外債務的,將凍結所有賬戶,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當然,凍結賬戶中的資金會留在賬戶中,但客戶無法訪問。
目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銀行已經凍結了數千個賬戶,范圍還將繼續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中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首次出現在信息交流名單上。所有在澳開戶的非澳籍居民的姓名、身份證號、地址、生日、賬號、賬戶余額、每年發生的重大交易等基本信息,以及銀行在深圳的注冊流程,如存款賬戶、代管賬戶、保險合同等,將由中澳兩地稅務局共享。
21萬億美元的資產隱藏在11個避稅天堂中
長期以來,很多富豪都在悄悄將自己的巨額資產轉移到國外。他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所謂的避稅天堂,比如巴哈馬群島、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盧森堡、瑞士& hellip& hellip
為了吸引外資流入,繁榮本國(地區)的經濟,這些被稱為避稅天堂的國家(地區)有一條沅江,香洲有一個共同點:對前來注冊成立的公司,每年只收取很少的管理費;對公司股東信息、股權比例、收入狀況給予高度保密;無稅或稅負極低;沒有外匯管制;監管寬松。同時,在這些國家(地區)成立的公司幾乎得到所有主要國際銀行的認可,可以在銀行開戶。
于是,一大波想隱藏財富、逃稅甚至洗錢的隱形富人來到了這些避稅天堂。
這些富豪往往高薪聘請一些稅務行業、私人銀行業、會計行業、投資行業的專家,為跨境并購、地下銀行、影子公司、比特幣交易等項目量身定制,以規避監管,進而本質上完成資產轉移。
事實上,這樣的避稅和監管問題并不僅僅存在于中國。
根據哥本哈根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美國經濟研究平臺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三位經濟學家的分析,全球企業的年利潤為11.515萬億美元,其中85%由本土公司創造,其余15%由外資控股公司創造。
然而,外國公司獲得的1.703萬億美元利潤中,近40%,即總額達到6160億美元,已經轉移到本國以外的其他稅收管轄區。
其中,92%被轉移到11個國家,這些國家后來獲得了臭名昭著的避稅天堂的稱號。美國是利潤轉移最多的國家,利潤轉移1420億美元,其次是英國610億美元,德國550億美元。當利潤轉移到巴拿馬文件中的避稅天堂時,這三個國家也是損失最大的國家。
對于較小的國家來說,轉移到該國的利潤幾乎相當于該國所有企業的總利潤,這恰恰解釋了為什么成為避稅天堂可以吸引它們。與較大的經濟體相比,百慕大的本地利潤為96%,加勒比海為95%,馬耳他為86%,盡管愛爾蘭、瑞士和新加坡等國家仍有超過50%的國內利潤轉移。
據估計,這些避稅天堂的資產超過21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不在稅務官員的管轄范圍內。
就個人財富而言,根據《商業內幕》去年9月援引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GDP總量約為75.6萬億美元,也就是說,超級富豪隱藏了約7.5萬億美元的財富。
形勢嚴峻,推出CRS正是為了打擊此類海外賬戶避稅行為。有人可能會說,把資產轉移到非CRS成員國就好。據了解,協議暫時未能簽署并不意味著以后不會簽署。現在有了信息交換標準。只要簽訂了協議,信息就可以隨時交換。
上一篇:千百惠詳談:填寫《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授權委 下一篇:千百惠小編詳談:公司的注冊資本與總投資本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