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百科
拜耳公司起訴職業商標搶注人成功 判罰賠款70萬
發布時間 : 2022-01-15 08:20:34
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斷加強,近年來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侵權訴訟和惡意搶注事件逐漸增多。
據了解,在中國注冊一類商標的費用僅為300元。一旦注冊成功,使用壽命長達10年。一旦流行起來,往往能賣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低非法成本和巨額利潤空被許多人視為利潤豐厚的商機。
近日,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對拜耳消費護理控股有限公司、拜耳消費護理有限公司訴李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李惡意注冊原告商標、惡意投訴構成不正當競爭,賠償原告經濟損失70萬元。本案是我國首次對注冊專業商標的不當行為進行澄清并作出判決。明確了注冊專業商標的不當行為可以納入《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管理范圍,構成不正當競爭。
據了解,本案涉及的產品為拜耳集團旗下科波通品牌防曬系列中的兩大類產品(以下簡稱涉案產品),即科波通超護和科波通兒童。科波通品牌防曬產品是拜耳集團的專業防曬產品,成立于1944年。經過70多年的持續使用和宣傳,科波通品牌防曬產品在全球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廣泛青睞和認可。
被告李對原告產品裝飾中他人設計并提前投入商業使用的圖形申請商標注冊,并于2016年取得商標注冊,當時原告已經注冊了與科波通、特魯美相同系列的商標。隨后,李利用這兩項商標權對淘寶平臺上銷售的科波通產品發起了大規模、持續的投訴,并為被投訴的科波通產品經銷商提供有償退換貨服務。
在獲得商標核準注冊后,李并未將上述商標用于防曬產品或類似產品的生產經營,而是利用上述兩項商標權對淘寶平臺上銷售的科波通產品發起了大規模、持續的投訴,并為被投訴的科波通產品經銷商提供了有償退網服務。因李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原告涉案產品在銷售旺季下架,被投訴商家也被平臺降級扣款,導致無法正常開展商業生產經營活動。此外,李還多次試圖以高價強迫原告購買其手中的商標,如果達不到目的,還大肆騷擾相關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拜耳集團多次致函李某,向其說明原告享有涉案商標在先著作權,原告使用涉案商標合理合法,李某應立即停止惡意擾民行為,積極與原告協商處理涉案商標后續事宜。李一直充耳不聞,堅持要求拜耳集團高價收購涉案商標,否則投訴不會停止。
【//】2017年10月,原告(拜耳集團)向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提起不正當競爭訴訟和不侵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李立即停止惡意侵權投訴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原告維權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50萬元。在提起訴訟前,原告還向國家商標局申請宣告李名下涉案商標無效。[/s2/]
今年2月,法院依法公開審理此案,并于今年3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被告李立即停止惡意投訴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原告經濟損失70萬元。
本案中,被告人惡意商標注冊、惡意投訴、惡意銷售、有償退出等行為并非基于誠實勞動獲取利潤,而是為了提前攫取他人的成果和積累的商譽,屬于典型的不勞而獲行為。這種通過侵犯他人在先權利的方式惡意取得、行使商標權的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擾亂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應當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定的嘉興、沙田鎮不正當競爭行為。
毫無疑問,中國法律對深圳注冊公司的商標注冊一直持否定態度,也存在大量此類人員申請注冊的商標未注冊的案例。隨著各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這些專業競標者告上法庭。本案是權利人運用《反不正當競爭法》打擊注冊專業商標并獲得賠償的首例成功案例。為今后其他類似情況的企業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打擊惡意搶注、惡意投訴提供了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文章關鍵詞:注冊商標申請申請商標上一篇:商標基礎知識:注冊商標的幾大誤區 下一篇:北京市工商注冊新政 涉及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