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操一操_黄色小说500篇_男男肉文_边吃奶边干下边视频

注冊

x

服務熱線 :0755-83668828

工商百科

稅務總局權威解讀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

發布時間 : 2022-01-25 08:03:23

稅務總局權威解讀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

最近,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政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那么,這項政策的背景是什么?政策適用范圍是什么?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葉琳琳近日結合財稅〔2018〕22號文件解讀了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政策。

一、政策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包括由國家統籌、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的基本養老保險,即第一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投保和分擔是第二支柱。以及主要由個人承擔的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這是第三支柱。基于經濟社會發展、起步時間等因素,養老保障制度在各支柱中的發展有所不同,第二、三支柱發展相對緩慢。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試點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通知》(財稅〔2018〕22號),對調動個人參加商業養老保險的積極性,應對我國老齡化社會趨勢,提高全民養老保險水平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試點政策的主要內容

(一)基本政策思路

試點政策采用遞延納稅模式,從個人納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的繳納、積累、征繳三個方面提供稅收優惠規定,即試點地區納稅人通過商業養老賬戶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養老保險,繳費環節的繳費費用可按一定標準稅前扣除,直接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在積累過程中,投資收益暫不征稅,直接增加了個人收入;在征收過程中,可以享受低稅率。

具體方式是

繳費階段,納稅人購買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時,其繳費費用可按一定金額扣除,直接減少當期應繳納的個稅,減稅效果立竿見影。

積累階段,個人商業養老基金賬戶由專業保險公司運營,投資收益穩定,賬戶權益長期增值。試點政策暫不對現階段增值稅征收個人所得稅,直接增加了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賬戶的收入。

在領取階段,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收入時,按照其他收入征稅,其中25%免稅,其余75%減按10%的比例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最后,納稅人實際稅負僅為7.5%,遠低于本項目對應的20%法定稅率。稅率就是這樣設計的。一方面,鼓勵人民群眾通過低稅率的商業養老保險積極提高養老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考慮到保險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或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因此,接收環節的稅率應考慮這些所得項目的稅率水平,同時適當降低,以體現稅收政策的照顧。

(二)什么是個人商業養老賬戶和符合條件的商業養老保險?

根據深圳保理公司注冊資本政策,試點地區納稅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賬戶購買符合條件的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即可享受試點政策。其中,個人商業養老賬戶是納稅人指定的商業銀行的個人專用賬戶,用于收取遞延稅款的商業養老保險繳費、收入和基金征繳等。符合條件的個人養老保險產品是保險公司按照收益穩定、長期鎖定、終身給付、精算平衡的原則,為滿足被保險人對寧德、深圳兩地養老賬戶資金安全性和盈利性以及長期管理的要求而開發設計的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這些保險產品實行目錄管理,具體產品指引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屆時,納稅人可參照指引購買相關養老保險產品。

(三)試點時間和區域

自2018年5月1日起,試點政策在上海、福建省(含廈門)、蘇州工業園區實施,試點時間暫定為一年。試點政策實施過程中,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將密切關注實施效果,統籌研究試點政策向全國推廣的問題。

(四)政策適用對象

實行試點政策的納稅人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在試點地區獲得工資薪金和連續勞動報酬的個人。其中,取得連續勞動報酬的個人是指連續六個月以上為同一單位提供勞務取得收入的納稅人。扣繳單位是否在試點地區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是判斷其是否屬于試點地區的標準,不受納稅人實際工作地點等因素影響。

另一類是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伙企業自然人合伙人、承包方、承租方取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試點地區企事業單位承包租賃經營所得。本案以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的實際經營場所作為判斷其是否屬于試點地區的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納稅人在試點地區同時從兩個或兩個以上地方獲得上述收入,只能選擇在一個地方享受政策,不能重復享受。

(五)具體政策內容

1.支付鏈接

試點地區納稅人購買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產品的費用可在一定標準內稅前扣除:

(1)領取工資薪金和連續勞動報酬的納稅人

首先要計算稅前可以扣除的限額:按照納稅人當月取得的工資或者連續勞動報酬收入的6%與1000元標準進行比較,金額較低的為允許扣除的限額標準。

其次,稅前扣除采用限額內據實扣除的原則,即計算出的扣除限額標準應與實際繳納的月保費金額相比較,較低的金額為稅前可扣除的實際金額。

為及時享受試點政策,納稅人應盡快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稅收遞延養老金扣除憑證,扣繳義務人將按上述標準進行扣除。

示例

張在福州某單位工作。2018年6月購買符合條件的延稅商業養老保險,每月繳納800元,7月初取得保費繳納的延稅養老金抵扣憑證,即時提供給扣繳義務人。假設張三7月份工資收入合計1.3萬元,8月份工資收入為2萬元,他的稅前扣除額是多少?

分析

張于7月初取得延稅養老金抵扣憑證并提供給扣繳義務人,可從7月起享受試點政策,但由于工資收入每月可能發生變化,抵扣金額也會相應不同。

稅前扣除限額是通過計算比較7月份的工資收入與1000元確定的。1000 * 6% = 780元,低于1000元,所以他的稅前扣除限額是780元。由于扣款金額在限額內據實扣除,需要將780元的扣款限額與張三每月實際繳納的保費進行對比。800元的月保費大于780元,最后張三實際上可以在7月稅前扣除780元。

8月,張三的工資收入變成了2萬元,也就是2萬元* 6% = 1200元,高于1000元,所以他的稅前扣除限額是1000元。但他實際繳納的保費800元低于1000元的扣除限額,最后張三和八月實際可以稅前扣除800元。

(2)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伙企業自然人合伙人以及取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租賃經營所得的承包人、承租人。

首先,像取得前一類收入的納稅人一樣,也要計算稅前可扣除的限額。由于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按年納稅,納稅人當年收入的6%與1.2萬元標準相比,其中金額較低的為允許扣除限額標準。

其次,還要將計算出的扣除限額標準與實際繳納的年保費金額進行比較,選擇較低的金額,得到實際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

享受該政策時,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伙企業自然合伙人、承包租戶在取得信息平臺出具的納稅遞延養老金扣除憑證后,可自行計算扣除金額,并在年度申報時稅前扣除。

2.積累環節

累計養老基金賬戶關閉,產生的投資收益暫不征稅。

3.接收鏈接

根據保險合同,個人在達到退休年齡后開始按月或按年領取商業養老金。試點政策對商業養老金收入25%免稅,其余75%按10%的比例稅率征稅,相當于總稅負的7.5%。相應的稅款由保險公司直接代扣代繳。

示例

張長期購買符合條件的遞延商業養老保險,假設退休后按月領取,每月金額2000元,那么他每月應納稅額為2000*75%*10%=150元,由保險公司直接代扣代繳。



上一篇:六小齡童商標遭注冊?章金萊維權成功     下一篇:減負又有新政策:5月1日起對營業賬簿減免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