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百科
企業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核心商業機密
發布時間 : 2022-01-25 08:03:42
商業秘密是知識產權法中的特殊法益。它不像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那樣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直接感知,但其重要性不亞于上述三種知識產權。特別是對于以核心商業秘密為生命的高科技企業來說,相關技術信息的泄露將對其經營造成重大打擊。那么企業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核心商業秘密呢?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明確將嚴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作為刑事處罰。商業秘密的類型包括:一、技術秘密【/s2/】技術秘密是常見的,如工業設計圖紙、產品配方、制造工藝、軟件代碼等。,可以作為技術秘密進行保護,并且不限于載體的形式。
二。商業秘密【/s2/】商業秘密往往表現為具有商業價值的信息,如客戶名單、來源信息、產銷策略、投標標底、投標內容等。它們是權利人在市場競爭中積累和創造的商業智力成果。
【/s2/】一、保密協議【/s2/】對于接觸商業秘密的員工,企業必須通過簽訂保密協議進行限制,協議中應明確保密的內容和范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競業限制、保密期限等。此外,如果企業之間的合作涉及商業秘密,甲方還應與乙方簽訂保密協議,限制對方使用自己的商業秘密,防止合作過程中泄密。二。物理隔離物理隔離是安全措施中最直接、最明顯的方法。例如,在存放機密材料的地方安裝密碼鎖,將保險箱存放在商業機密的紙質載體中,將R&D部門與公司其他部門分開,在機密文件上貼上“機密”字樣,并在機密場所懸掛閑人禁止入內等標志。三。設置權限商業秘密的載體多種多樣。對于以電子方式存儲的重要秘密信息,可以在相關辦公系統中設置更高的訪問權限。傳輸、復制商業秘密信息時,制定嚴格的操作手冊,限制能接觸傳真機、復印機的操作人員。 1。發生泄漏后,企業應首先收集固定證據。 1。識別疑似泄漏對象并提供相關身份信息。2.對泄露秘密的秘密進行認定,由有資質的知識產權鑒定機構認定為非公開。3.泄露的秘密應當與權利人所有的秘密一致,工作也應當由認證機構完成。4.收集并固定企業對該秘密點實施的保密措施的相關信息。5.估計侵權造成的損失。刑事立案的標準是遭受損失50萬元以上,計算損失的方法一般是R&D成本、授權成本和對方侵權利潤。
【/s2/】二是商業秘密權利人應明確走民事訴訟還是刑事舉報的路徑(侵權損失已達到刑事立案標準)。【/s2/】與刑事訴訟相比,民事訴訟對證據標準要求較低,但訴訟時間成本往往較高,一場訴訟往往曠日持久,難以及時制止侵權行為。因此,在實踐中,民事訴訟更多的是一種與對方博弈的商業策略。刑事訴訟在制止侵權和獲得賠償方面更加直接和高效。但由于實踐中證據標準高,成功率低,要求企業事前保密,事后及時收集固定證據。三。權利人途經蚌埠、大鵬新區通過刑事途徑向公安機關立案的,應當全力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調查。 1。指派一名代表與司法當局溝通案件。代表應能了解相關技術,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深圳百萬注冊公司。2.提供司法機關要求的相關證據材料。3.配合鑒定機構和審計部門開展相關工作,保持及時有效的溝通。
文章關鍵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一篇:注冊地址的選擇對公司的影響 下一篇:5月征期開票軟件抄報稅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