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百科
大紅利!增值稅領銜減稅 7大稅種減稅降費近萬億
發布時間 : 2022-01-25 07:42:36
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工作。2018年4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出臺7項減稅政策,預計全年將減輕企業稅負600多億元。2018年以來,中國陸續出臺減稅降費減負措施,令人目不暇接,總計近萬億元。
會議指出,要繼續簡政放權,降低稅費,降低企業融資、能耗和物流成本。的確,減稅降費是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佳選擇。
增值稅最大稅種引領減稅大戲
2018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7%下調至16%,交通運輸、建筑業、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和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由11%下調至10%。此外,工商小額2020深圳商貸公司注冊納稅人年銷售額認定標準由過去的50萬元、80萬元統一提高到500萬元,部分先進制造業企業、現代服務業企業、電網企業將退還一定期限內未抵扣的進項稅額。這些措施將減少市場主體稅收負擔4000多億元。
首先,增值稅是我國現行稅制中最大的稅種。20巴中市龍門17年,國內增值稅約占我國稅收總額的40%。領銜大哥VAT在中國引領這場減稅降費大戲再合適不過了。
其次,增值稅稅率的降低,無疑將惠及廣大企業和終端消費者。比如基礎電信業務增值稅稅率由11%降至10%,無疑將促使2018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費。
最后,增值稅通常分為三種類型:生產型、收入型和消費型。目前我國正在實施消費導向型增值稅,納稅人稅負最低。過去規定納稅人未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結轉下期進一步抵扣。這一次,部分企業的退庫政策無疑會進一步減輕相關行業的負擔,引爆其擴大投資的熱情。
減稅和精準政策直接擊中企業擴大投資、加大研發力度的痛點,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是將當年享受企業所得稅一次性稅前扣除的企業新購置R&D儀器設備的單位價值上限由1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二是將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半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第三,取消企業委托境外R&D費用不扣除的限制。四是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五是將一般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標準與高新技術企業統一,從2.5%提高到8%,以此類推。
可以看出,這一減稅措施已經從增值稅擴展到我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主要稅種,還涵蓋了印花稅等與企業投資密切相關的稅種。可以說,這一減稅政策精準,針對企業痛點擴大投資和研發,無疑有助于中國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這些減稅政策要么在期限上一勞永逸,要么明確到2020年底,這讓市場經濟實體放心了。
降低企業收費和能耗負擔,推動企業全方位減負無死角
與減稅政策相比,大力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能源負擔。一是分階段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期限延長至2019年4月30日。二是2017年重大水利建設資金征收標準下調25%,2018年7月1日起進一步下調25%。三是將企業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上限由不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降低至不超過二倍。四是清理規范物流、能源等收費。確保工商業平均電價降低10%。新的省級管道運輸價格和城鎮燃氣配送價格將得到批準,以進一步減輕下游用戶的燃氣負擔。真正實現了涉企全面減負、無死角,圓滿完成了《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減輕市場主體非稅收入負擔3000多億元的目標。
未來,在企業減稅降費近萬億元的同時。特別是企業在用實體經濟迎接改革紅利的同時,也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繼續發揮減稅降費結合作用,加大對企業轉型升級的精準支持,為提振經濟增添新動能。
文章關鍵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一篇:影視傳媒公司經營范圍有哪些 下一篇:公司名稱變更需要哪些流程?需要準備哪些資料?